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延庆圆照法师塔铭 南宋 · 何泾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六七五
予故居鄞江之东,舍南不百步有古招提曰广寿崇宁间住持圆照法师者以义学导其徒,以求丐给其食,以宽恕不授御其下。
广寿众二百,堂厨萧然,无儋石储。
师每旦未明则就讲,讲罢,具小舟遍走檀越门,所至无贫富皆乐施,暮必梱载而归。
如是者十馀年,虽祈寒隆暑不少辍。
予固已异,未之几偶相见,躯干堂堂,音吐如钟,盖伟然奇男子也。
徐与之语,论辩蝉联,出人意表,辞深义秘,落落难穷。
诘其所宗,则曰天台大师吾祖也。
其教即言说而诠解脱,繇文字而契性空。
语其次第,因戒入定,因定发慧,慧生八万四千法门,摄诸方寸而无馀,扩之照用而皆足。
要其极致,则心离名字,法等虚空,空假双融,有无俱遣,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,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,包大千而不碍,亘万古而常存。
兹所谓不与法缚,不求法脱,无得无證,极深而探颐者与?
不然,又安得称不思议境耶?
予益服其辩传,始大奇之。
尔后师数主名刹,予亦宦游南北,声迹了不相闻。
一日比丘悟定、清皎自城抵山居,寒暄外袖出文书一通曰:「先师圆照法师已葬,愿丐公笔志其塔」。
予既与师有畴昔之雅,又熟其行业之详,故不辞而与之铭。
师讳梵光,字和甫姓杨氏圆照其锡号也。
世居明州奉化县。
初,母王氏感异梦而娠,十有二月乃生。
既生,室有香异,亲族骇嗟。
髫龄警颖不类常儿,授以儒书,一览辄诵。
年十二出家,依普安院鉴脩为师。
十六落发受具戒,器识已自卓越。
一朝语曹辈曰:「三世诸佛,戒为根本,菩萨六度,率先尸罗。
戒律吾侪也,讵可一日亡哉」!
乃诣湖心寿圣见通照律师,授以毗尼之学,凡三年尽通律部。
始来延庆,从神智习台教。
无几何,厌城市嚣尘,慨然有游方志,即东走丹丘礼智者塔,仍遍历祖师往昔经游地。
当是时,天台教盛于浙西,秀有智普,杭有元净、梵臻,四海学徒风驰雾合,唯恐其后。
师闻欣然,即日芒西去。
初见辩才净师天竺,嘉其精专,为授记莂及传圆顿大义,得解脱知见。
复之白牛慧海谒梵慈普师,心法相契,一见忘归。
留十有三年,日夕咨叩,虽疾病不废业。
或劝其养痾少休,则曰:「朝闻道,夕死可矣」。
普讲《法华》,至《如来寿量品》广扬三身报应,遂于言下大悟
久之求还乡,普抚其背曰:「吾道东矣,子去必大振四明法席,宜自爱」。
既归,止郡之承天,众请说法,举尘扬音,满座叹服。
俄请住茅山普安,师受业院也。
居有间,太守王公资深广寿召,师焦劳一纪,声价俞光。
政和四年春,属延庆虚席,太守吕公淙固请,不获辞。
初离广寿,其徒愿从者百有二十,却之弗听,于是延庆增至五百众,其盛殆过法智之席矣。
给事中傅公墨卿使三韩,寄径四明,傅家会稽,稔师誉望,首过延庆,请升座敷宣妙旨,叹重久之,因赞所绘像,以示倾倒。
靖康改元高丽遣使修贡,及境访师,云国王问讯,翘伫大名,无阶瞻礼,谨献法衣一,并寄海东晓师所著疏论二百卷,属师流通。
名称远闻,虽蛮夷亦知向慕焉。
建炎三年,以老谢去,退居茅山湛明庵,婆娑林泉,七阅寒暑,将有终焉之志。
后寓奉化之福圣,会延庆燬废积年,太守待制仇公悆思得人以振起之,迎师再还,至遁避力辞终不许。
入院日,郡僚毕集,伫听讲演,仇公叹曰:「微言发覆,闻所未闻」。
士庶无不改观。
绍兴十二年示疾丐闲,众挽留之不能,乃以院事付传法弟子道琛而归老于择阳之悟真
住持义诚者师弟子也,平日尤所亲善,故往依焉。
择阳之西半里许即前发运使陆公寘之舍馆,往岁陆倅明时雅重师,与为方外友,至是数过从。
明年春忽谓陆曰:「老病久以口腹累悟真,且辱公异顾,衔戢亡可言者。
生虽无常,灭必有所,今将以后事托延庆,请从此辞」。
陆公即具舟楫遣行,既抵延庆,沭浴更衣,跏趺宴坐,集众诵《无量寿经》,索笔书遗训付禀法弟子,复作颂告别,投笔于几,再命众诵《安乐行品》至「深入禅定,见十方佛」,恬然隐几而逝,实绍兴十三年三月八日也。
俗寿八十,僧腊六十四。
手度弟子二人,曰正勤、正因,师孙八人,升堂入室禀法传道者二百馀人,其馀四方学者殆不可胜纪。
是年四月二十八日葬于城南崇法院祖塔之侧。
师天资朴素,不事矫饰,坦率有度量,待人无贵贱之殊,公卿舆台礼遇惟均。
或者难之,则曰吾法以平等为心常,不轻为行,岂容分别耶?
其在讲席,妙如《玄义》、《文句》、《止观》,皆再终帙。
平居似不能言,至剖析经旨,决隐破疑,霏霏如吐木屑,听者终日忘倦。
讽呗齌薰,尤务虔恪,虽阴功密行,痛自韬晦。
若乃随缘利物,却鬼救灾,显然在人耳目,有不可得而隐者。
初住延庆宣和壬寅夏旱,祈祷备至而旱日甚。
中官史以式法筑坛请讲云雨经,始披轴则云兴,甫离席而雨作,一境霈然,卒赖以济。
昌国县戴氏为鬼物所扰,呼巫觋,召羽流,百方驱禳故弗效。
迎师诵咒,及门而祟灭。
其在福圣,道俗请师增授大乘菩萨戒。
奉化县邬氏子方疾革,如有物凭附,语家人辈曰:「吾汝之先久处幽冥,闻人间有光法师者道行高洁,为众施戒,是日冥中异类悉脱沉沦,故得暂归别汝」。
师之异迹如此非一,然亦未尝语人。
人或诘问,则正色拒之。
领家众逾五十载,接物度人始终无如一日,及其示灭,识与不识皆涕泣恋慕云。
颂曰:
宣尼居聊,士绝横议。
梦奠之后,儒墨分类。
大雄降灵,心印不二。
金棺甫阖,教禅殊致。
岐判途别,其归则同。
曰教曰禅,均助宗风。
教或讥禅,执有非通。
禅复诃教,病在溺空。
两者纷纷,玄相矛盾。
孰能统一,各固封畛。
于赫天台,悼法将泯。
兼综二家,为世标准。
妙玄文句,教是以明。
开止观门,禅那乃行。
智者既寂,传数十灯。
垂五百祀,法智中兴。
飞英鄞江,掀雷扶电。
又百馀年,不绝如线。
逮生圆照,死灰复煽。
遹追三智,示佛知见。
脱法齐众。
盖五十
匪恕伊教,其徒日亲。
攘斥异端,如薙荆榛。
拯漂援溺,如航巨奫。
盛德辟邪,妖鬼奔怖。
声誉远腾,蛮夷向慕。
旱既大甚,演经泽霪。
幽魂靡托,戒法能度。
襟量汪汪,躯干堂堂。
释门领袖慧苑琳琅。
道行虽高,铲釆埋光。
岂如麆鄙,自伐己长。
化缘既周,跏趺告别。
不断世谛,示有生灭。
惟师之心,鉴像水月。
嵩岱可磨,师名不没(《四明文献考》一四九页,明抄本。又见《四明图经》卷一一。黄锦君校点)
钱济明谢执政 北宋 · 邹浩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八三四、《道乡集》卷二四
犬马虽微,岂有裨于分职;
乾坤洪造,遽获改于新阶。
拜命优隆,抚躬悚愧。
伏念某材非经济,性实颛蒙
徒立志之素刚,耻见贤而不逮。
虚心承教,况渐渍于义方
歛板效官,肯泯沦于世习?
庶几自奋,不愧前闻。
驱驰十载之馀,泯灭一毫之补。
因时核实,已逃废黜之严;
择士修书,旋预讨论之末。
自知明甚,人言谓何。
敢期幸会之殊,更沐迁升之宠。
引驽材而取道,岂无鞭策之私;
揉聚块以成形,实自甄陶之力。
此盖伏遇某官受天所赋,配时而生。
纳无外于量中,洞未萌于识表。
致君泽物,不徒发于空言;
伟绩闳休,期远追于治古。
自结重瞳之眷,久为万国所倾。
果以殊勋,入调元化。
都俞堂陛之上,经纶霄壤之间。
尹起莘,矜一夫之不获;
周公在位,致四海以无虞。
是以至愚,亦蒙博施。
力洗疵瑕之迹,曲崇长养之方。
恩极高深,言难拟议。
敢不覃思名教,允蹈儒规。
言行兼修,无歉士人之出处;
初终自是,或逃君子之讥评。
非以沽名,是为图报。
吕望之送行诗叙 北宋 · 邹浩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八三六、《道乡集》卷二八
元祐八年春光禄卿吕公来帅是邦,曾不数月,政教脩明,人以说服。
明年绍圣改元之初,天子躬览万几,追复前烈,顾江陵控扼溪洞,为荆湖一都会,于是移公镇抚之,且进直秘阁以宠其行。
某窃观先朝旧臣由丞相而下以次登用,殆无虚日,如公早被识擢,蔚有事功,宜已简在上心久矣。
两路十四州,又岂留处之地哉,赐环以归,取道于此,而某等郊迎之期可以前必。
则是别也若无足动心。
然公尊崇儒术,兴建学校,所以赐诸生甚厚,故各以其有感于中者辄形于言,共若干篇,非敢以为诗也,姑致其区区之意云耳。
游山录 北宋 · 赵鼎臣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九八三、《竹隐集》卷二○
政和甲午夏四月,余与犹子奕祖德将诣奉高
辛亥,发韦城,仲兄美之,暨里中亲友饯别于罗固村之酒家。
饮至日昳,乃就道,夕次卫南县
壬子,次开德府
癸丑,次永平镇
甲寅,次濮州
祖德马忽惊逸数百步,得行人执之乃免。
晚宿范县
乙卯,次麟台铺,谒宣圣祠,读李文叔所撰碑,因憩僧舍,酤酒于市,颇美。
晚宿寿张县
囊辄告匮,以金缯鬻于市,皆不售。
丙辰,窘甚,仆马皆告病
郓州,乃仆马遂饱而前。
丁巳,发郓州,夕宿新镇
戊午,次翔鸾镇,去奉符二十里许,大风且雷,俄雨不沾衣。
止夕至奉符县,馆于西寺
己未,复谒岳帝祠下,周览庙貌久之。
至炳灵公祠,因游玉女池,池水尽竭,出败楮钱如山。
邂逅县尉曹馀庆者,语余曰:「岁至四月八日,则四方之来者益希,因决水取池中所投物,籍而归之观中。
吏察焉,仆为是来也」。
余问以今岁所得,曰「凡得黄金二百铢有奇,白金数倍其重,缣缯衣服,下至袜履,亦数百」云。
晚与祖德游会真馆,登瑞云亭,且观章圣皇帝金字所刻碑,而羽衣之徒无可与语者,归。
于是,余将登山,假舆徒于邑中,辄不具,怠而欲止。
奉符有姜子华居实者,余故人子方之子也,闻之,造门曰:「子欲登山耶?
胡不告我?
舆徒细事耳」。
即径出,俄顷复至曰:「舆徒谨具,请从子游,迟速唯命」。
居实、祖德三人者,步至岱岳观而饮。
饭已,穿西北支径而上,读唐显庆所刻碑。
过大小水帘,次回马岭登黄岘。
舁者惫,与居实弃车而徒至御帐,大中祥符所临幸也。
道傍巨石,往往窍穿尚存,盖幄坐所系维云。
自是山愈奇,路益险,深岩邃壑,应答不暇。
至龙口,泉水出石缝间,其寒凝冰,其甘天成,非世俗饴蜜所可比方也。
余素惮饮寒,至是亦满腹。
俄登十八盘至绝顶,小憩于玉女殿之旁舍。
居实约曰:「日且暮矣,请与二子薄游而亟归,归当饮吾酒于此」。
因戒守舍儿具饭甚急。
既而相与至日观峰,则月已出矣。
是夕望也,自山俯视,见太阴如盘,亭亭于霄汉之表,意象甚奇。
余大叫呼姜曰:「君酒安在?
可亟饮我」!
姜立命僮奴挈三榼以至,髹外而木中,形方如椟,不类酒尊。
余大喜,席地而饮。
俄闻悉窣有人行声,余忽心动曰:「山中暮夜,安得此声耶」?
左右告曰:「去此数百步有庵,居之道人,非怪也」。
亟遣人连呼之,皆不应。
则又传声谕之曰:「是间有酒,请与道人饮之」。
语未绝,左右大呼笑曰:「应矣」。
有顷,即至,延于坐,问之,则密州道人张景岩也。
年五十馀,居太山七八年矣。
须鬓皆黑漆,语言纯直,无方士虚诞之气。
饮数行,探怀出茯苓松花数种荐酒,茯苓出地未久,齧之如粉而甘,松华渍以盐,皆辛芳可爱,众益喜。
俄而倚风歌道家曲数阕,飘飘有出世间意,盖傍若无人者。
酒尽,穿东岭而登道中,月明可数毛发。
遍至秦、汉、唐以来封禅坛,观李斯所刻石,摩挲始皇巨碑久之。
碑高数丈,石莹然如玉,而表里通洞,无文字铭识,俗号没字碑
古者丰碑以系牲,初无铭识,皆出于后世之弥文,秦犹近古意,其此类也欤。
稍降至山侧,则唐显庆、开元、本朝大中祥符磨崖所刻碑在焉。
既而归卧,月已亭午矣。
辛酉夜未艾,率二子夙兴,揽衣寒甚,挟纩被毳而出。
方行数十步,则道人者已候于中路矣,复至日观峰上。
山间莽苍,晓色未分。
俄有赤光发于极望之东,道人曰:「未也,是阳辉之先至者尔」。
须臾,霞采四出,炫晃腾射,众皆注目视之。
少顷,金规一缕,隐起于青冥杳霭之间,道人呼曰:「日将旦矣」。
既而大明赫然涌出云端,恍如车轮,万里直上,光耀所烛,东极沧海,波涛动摇,远接天际。
是时,山下荫翳,尚未辨色。
道人以手加额曰:「贫道居山七八年,昨宵之月色与今旦之日光,天宇清明,洞彻太虚,殆未曾有也」。
因邀至所居庵,具盥沐,设汤剂,礼意勤甚。
环庵之内,皆素所储药,余偶谓曰:「松根、茯苓,与夫黄精、紫参,皆君所厌饫矣,颇常得异草、灵芝,不死之药乎」?
道人色变,徐曰:「吾以昨日之旦,登明月嶂之绝壁,获紫芝一本,虽吾弟子不知也,子何自知之」?
因取以遗余曰:「请以为子寿」。
且曰:「吾庵虽陋,方将改筑,而增大之,以待四方之至者。
今幸遇子,子其为我名之」。
余辞,不可,则请以「采芝」命庵。
道人喜,自于岩间取方石,滑平如纸,曰:「子并为我书之,吾将刻诸此」。
余虽不解书,然亦不能逆其意。
复自东岭取道而还。
将命驾,道人携酒来别。
余爱其直率,因不复辞。
饮已,厚相郑重,乃去。
下山益险,不可以车,余与居实挟以二黔,杖策而步。
于是道中游人,尚班班往来,有陟者,有降者,有跣而进者,有负而趋者。
流泉玲珑,飞鸟间关,耳目所接,无不可意。
余行疲甚,往往掬水以饮,枕石而眠。
延缘溪谷中,撷幽花,探怪石,欣然不自知其足力之劳也。
次黄岘,小休,饮于道旁之酒家。
水帘,登其颠,水中发巨石,得伏蟹十数,其小如钱,居实贮于瓶以归。
既而复抵岱岳观,假寐,至暮乃还县。
壬戌,发奉符,将宿迎鸾镇;
既而不及,宿于吕店之逆旅。
癸亥,次郓州,浴马于州之七里涧而后入。
甲子,次石虎铺。
乙丑,过寿张,次麟台,复饮于向之僧舍,醉而就枕,醒乃起行。
范县,不宿,夕次王村铺
丙寅,次濮州,祖德先趋开德,余为故人盛公远所留,宿于驿。
丁卯公远置酒;
日暮,次永平镇
戊辰,次开德府
乙巳,祖德留开德,余夜半先发,由北城绕故河至南城,阍者守关严甚,拒仆久之,方听客去。
晡时,次卫南县
薄暮,次罗固村。
闻郡从尝来逆予,以日晏不至而复。
酒家者揽余马请饮,余辞以夜,不果饮。
二鼓,呼门入城,还舍。
盖自往而复,凡十有八日也。
车驾幸临安起居 宋 · 汪藻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七七、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九七
化行裔土,昭武节之亲临;
感动中邦,仰天声之复迩。
神祇交相,徒御则安。
恭惟皇帝陛下躬服禹勤,世隆周德,念海宇兴师之久,知黎元厌乱之深。
蒙犯风霜,犹屈河阳之狩;
按行士卒,岂惟霸上之巡!
众徯来苏,天将悔祸。
三年鬼方之伐,虽若淹延;
七月王业之艰,终期绍复。
肆巡方岳,暂驻戎行。
臣顷奉新除,预膺取道之寄;
临封守,宜在执殳之先。
抗疏冒闻,俞音弗遂,徒绝朝宗之志,莫伸拱极之诚。
婺源县清风堂 宋 · 汪藻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八六、《新安文献志》卷一一、《方舆胜览》卷一六、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一二
婺源去州二百馀里,皆取道山间攀缘、不可舟车之地,当四方之穷,非人物都会。
土著之民且十万,寡求而易足,多负豪使气,争为长雄,难于弹治。
故吏之宰于婺源者,往往畏避隐去,如探汤然,蒙被恶声,既久而不衰。
然邑有溪山之秀,足以登临;
有鱼稻之珍,足以宴乐;
平岁无过客使者厨传之劳,足以安佚。
其人实聪明廉武,好义而尚施,苟幸而得平,有终身不肯违法者。
故至而悉其风土者,亦乐而安之。
崇宁三年,叔孙元功之为政也,胸中泾渭甚明。
既来而得民所以易治之意,则略除烦苛,一镇之以清静,盖未几月,而数百年之陋坐失于谈笑之间。
于是昔之吏俗朋党、投隙抵巇为凿穴首鼠者,既已化而为心膂股肱,而椎埋摽轻、武断乡里为奔蜂乳虎者,亦从而为婴儿处女。
元功多民之洗濯刮磨果可以与治也,乃筑燕居之堂而以「清风」名之。
予闻而叹曰:天下之物,盖无不可化者。
然其所以化,非深于理者不与焉。
今夫徜徉于万物之表,而人得之以除烦解暑者,惟清风为然。
是故至人之所御,隐君子之所赏,骚人才大夫之所乐,政足乐也。
如使不善为政者结意于绳墨之端,置民于牛羊之地,物我俱弊矣,乃始丝棼而禽狝之,政之愈劳而愈炽,而其于治日益远矣,尚能知清风所以涤烦解愠之理,而与民同快适之乐哉?
元功才有馀而不区区俗务之是营,徒以从容无为,使斯民洒然以新,释然以喜,而元功亦将鸿渐于此而羽仪于天朝也,宜其所得清风为尤多。
且吾邑雅多秀民,安知无儒者作「穆如」之颂,歌咏吾子以配斯堂之永久者?
元功博古静深君子也。
观其命名之意,足以知其为人。